第(1/3)页 杨荣迟疑道:“开放海禁.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。“ “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策。“欧阳伦沉声道,“总好过百姓饿死在家,或是揭竿而起。“ 郭资若有所思:“首辅大人高见。不过下官还有一虑——如此多的人口,将来婚配嫁娶也是难题。如今江南一带,聘礼已涨至百两之巨,贫家子弟多难成家。“ 欧阳伦眼中闪过一丝锐光:“此事本官已有计较。即日起,推行'官媒'制度,由各地官府撮合婚配,禁止天价聘礼。同时.“他嘴角微扬,“鼓励男子娶海外女子,凡娶琉球、安南女子者,赏银十两。“ 众臣闻言,有的点头称是,有的面露诧异。窗外日头渐西,将欧阳伦的身影拉得很长,投在那幅巨大的疆域图上,仿佛要将其完全覆盖。 “此事关系国本,本官会亲自向陛下陈奏。“欧阳伦整了整衣冠,“诸位若有补充,三日内将条陈送至本官值房。散了吧。“ 待众人退去,欧阳伦独坐案前,提笔在奏折上写下“人口疏“三个大字。 笔锋刚劲有力,墨迹深深浸入纸背。 内阁会议散场后,暮色已悄然浸染应天城。 黄子澄脚步匆匆,直奔韩国公府,心中盘算着如何借人口难题扳倒欧阳伦。 一进国公府,黄子澄便急不可耐地向李善长汇报:“国公爷,今日内阁会议上,欧阳伦提及人口暴涨带来诸多难题,粮食短缺、土地兼并、兵源不足,桩桩件件都棘手无比。这可是扳倒他的绝佳时机!只要我们稍加运作,煽动百官弹劾,定能让欧阳伦在陛下跟前失宠!” 李善长却端坐在太师椅上,神态悠然,轻摇折扇,半晌才缓缓开口:“子澄,莫要冲动。欧阳伦此人手段高明,既然敢在朝堂上提出这些问题,必然早有准备。况且,人口问题关乎国本,若我们冒然出手,稍有不慎,便是引火烧身。” 黄子澄满脸不甘:“可如此良机,难道就白白错过?看着欧阳伦继续在朝堂上风光?” 李善长目光深邃,盯着黄子澄道:“你好不容易才从火车站站长之位调回,若是因莽撞行事再被贬出去,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。如今这局势,我们只需静观其变。且看欧阳伦如何解决这些难题,若他应对得当,我们贸然弹劾便是无理取闹;若他露出破绽,那时我们再出手,方能一击即中。” 黄子澄虽心有不满,但也明白李善长所言有理,只能咬牙点头,心中却暗暗发誓,定要寻得机会,将欧阳伦拉下马。 李善长见黄子澄满脸不服,眼中怒火未消,重重叹了口气,放下手中折扇,神情凝重道:“子澄,你且冷静。这些年,我们淮西党与欧阳伦多次交锋,哪次不是铩羽而归?每败一次,欧阳伦的势力便如日中天一分,如今淮西党已如风中残烛,飘摇不定。实不相瞒,我们输不起了!” 黄子澄身子一震,脸上血色尽失。他虽知局势艰难,却从未想过淮西党已到这般绝境。 李善长目光深邃,凝视着远处,声音低沉:“淮西党能存续至今,并非我们实力强劲,不过是太上皇与皇帝需要我们制衡欧阳伦,而欧阳伦也需要我们做对手,好向陛下彰显他的能力与忠心。我们不过是各方博弈中的棋子罢了。” 黄子澄呆立当场,浑身发冷,喃喃道:“老师,难道我们真的毫无胜算?” “机会渺茫。”李善长摇头,眼中满是疲惫,“接下来,我们就安安分分当好这‘工具人’。静待时机,等欧阳伦自己犯错,犯那足以致命的错误!这次人口问题,切记不可与他争执,更不能诋毁。相反,我们要大力吹捧,让所有人都觉得,唯有欧阳伦能解决这难题。” 黄子澄先是一愣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:“老师,你这是要用捧杀之计!” 李善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既然正面交锋难以取胜,那就送他上巅峰。爬得越高,摔得越重,等他到了高处,便是跌落深渊之时。” 黄子澄重重点头:“老师,学生明白了!” 第(1/3)页